在多民族聚居、城鎮化加速的永勝縣,有一支名為“和談悅色”的普法工作隊。這支隊伍以“懂民族語言、知群眾需求”為宗旨,錨定“精準普法全覆蓋,矛盾化解于萌芽”等目標,在邊屯大地上書寫法治新篇。
本期嘉賓:永勝縣司法局行政執法協調監督股股長,“滄陽解語花”家事普法隊隊員焦靖雅
點擊收聽↑
羊坪鄉“德古調解室”里,彝族“德古”(彝族語,是彝族傳統社會中的一種重要角色,通常指德高望重的人。他們在彝族傳統社會中承擔著糾紛調解、裁決爭議、維護倫理道德和社會秩序的重要職責。)用鄉音調解糾紛,同步講解民法典;松坪鄉“節嘎普法工作隊”將法條融入傳統說唱,在民族活動中唱響法治旋律。“菜單式”普法模式更是精準對接群眾需求,從婚姻糾紛到土地糾紛,從校園普法到集市宣講,讓法律知識走進千家萬戶。
2024年6月,永勝梨園社區開展未成年人普法宣傳活動。(供圖)
在“和談悅色普法隊”的基礎上,永勝縣成立了“滄陽解語花家事普法隊”。這支隊伍主要由政法系統和民政、婦聯、團委、黨校、律所等工作領域的女干部、女律師組成,其核心就是開展新時代家庭、家風、家教的普法宣傳和德治教育。“滄陽解語花家事普法隊”組建以來,已深入15個鄉(鎮)12個村16所學校,開展了11場次主題宣講、5場次專題培訓,并結合“利劍護蕾”專項行動開展了16場次普法進校園活動。她們還聚焦“家事”,通過短劇、漫畫等形式,將民法典(婚姻家庭編)送到群眾身邊。到目前,普法成效顯著,命案發案率下降50%,萬人成訟率降低5.44%,矛盾化解率上升,“小事不出村”的治理格局已然形成。
2023年5月,永勝南華小學利劍護蕾普法宣傳活動。(供圖)
“奉法者強則國強。”焦靖雅表示,未來“和談悅色普法隊”將建立法治教育實踐基地,打造“旅游+普法”路線;在易地搬遷社區開展“一戶一‘診’”;在民族村寨推行“畢摩+律師”雙顧問制度。通過培養“法律明白人”、推進數字化普法,讓法治之光照亮永勝的每一個角落。
2021年10月,永勝縣校園法治宣傳員現場課。(供圖)
編輯/和瓊
責編/李婧
終審/張衛國
麗江市融媒體中心 出品
【法律聲明】除非本單位(麗江市融媒體中心)主動推送或發表至第三方網站或平臺,任何第三方網站或平臺不得轉載麗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內容,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