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5日至16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主辦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野下的麗江格子吐蕃碑暨麗江版《甘珠爾》大藏經研討會在麗江賓館舉行,來自北京、西藏、甘肅、青海、四川、云南等地的專家學者齊聚麗江,共探學術議題。

11月15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野下的麗江格子吐蕃碑暨麗江版《甘珠爾》大藏經研討會在麗江賓館舉行。(麗江融媒記者 和繼鵬 攝)
作為國家一級文物的麗江格子吐蕃碑是唐朝吐蕃時期的歷史遺存,為研究納西族與藏族關系提供了重要實物依據;麗江版《甘珠爾》大藏經既是納藏文化交流的杰作,又是兩族友誼的里程碑。前者彰顯了唐代吐蕃的強盛,后者見證了明代納西族的繁榮。
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圍繞“中國民族古文字文獻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主題,聚焦麗江格子吐蕃碑研究、麗江版《甘珠爾》大藏經研究、納藏關系與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等內容開展專題論壇,結合各自領域的研究成果論文進行演講,深入探討納西族與藏族在歷史上的文化交流與融合脈絡。

11月15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野下的麗江格子吐蕃碑暨麗江版《甘珠爾》大藏經研討會在麗江賓館舉行。(麗江融媒記者 和繼鵬 攝)
“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齊聚麗江,分享研究成果,讓我受益匪淺,學到了不少知識。這次的研討會在風景秀麗的麗江舉行很有意義,我將繼續在這條道路上不斷努力,為保護與收集古籍文獻作出貢獻。”四川省甘孜州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澤絨洛吾說。
“組織專家參觀麗江古城博物院(木府)收藏的麗江版《甘珠爾》大藏經、麗江市博物院收藏的格子吐蕃碑等文物,希望能進一步推進文物的解讀與研究,為當下相關工作提供歷史借鑒。”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木仕華說。

記者/和繼鵬
責編/和真羽
二審/和眾學
終審/張衛國
麗江市融媒體中心 出品

【聲明】如需轉載麗江市融媒體中心名下任何平臺發布的內容,請 點擊這里 與我們建立有效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