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
《麗江日報》頭版
刊發評論員文章
《聚力“三大事業”增進民生福祉
——四論深入學習貫徹市委五屆六次全會精神》
聚力“三大事業”增進民生福祉
——四論深入學習貫徹市委五屆六次全會精神
麗江日報評論員
“十年來,我們圍繞增進民生福祉抓改革,努力讓民生加碼、幸福加倍,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笔形鍖昧稳珪赋觯ジ母锞褪且尷习傩者^上更好的日子,必須圍繞就業增收、教育衛生、“一老一小”等方面深化改革,以人民為中心,更多地推出惠民生、暖民心的改革實招,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讓推動民生福祉更有質感。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要圍繞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群眾持續穩定增收。要提升就業質量,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培育“一縣一業”勞務品牌,支持勞動力市場、零工市場、人才市場建設,用好公益性崗位,讓更多群眾在家門口就業;不斷加強勞動技能培訓,發展新業、態新模式、開發新職業,讓群眾好就業、就好業。要拓寬增收渠道,始終把農民增收作為工作主線,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盤活用好農村資產,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持續增加老百姓工資、經營、財產、轉移性收入,讓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
教育衛生關系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祖國的未來發展,關系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和生活幸福。抓實教育衛生,就要圍繞一年一變樣、加快上臺階的目標,全力補齊教育醫療短板。振興發展麗江教育事業,就要完善市、縣領導當好“編外校長”工作機制,加快學前教育普惠發展、義務教育擴容提質,以市、縣(區)一中振興、民辦教育補充帶動全市高中教育質量全面提升,推動麗江“兩本科、一高職”高等教育發展更具優勢、更有特色、更有貢獻度。加快發展麗江衛生健康事業,就要建強市、縣(區)龍頭醫院、推進??漆t院加快發展、提升基層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努力建好群眾家門口的好醫院,讓老百姓更有“醫”靠;要不斷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推進緊密型醫共體建設,推動中醫藥、民族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讓老百姓對醫療改革更有“感”。
“一老一小”既是牽動無數家庭的家事,更是關乎“國之大者”的大事。要圍繞守護“朝夕”美好,把關心關愛“一老一小”作為黨政“一把手”工程,動態掌握情況,做好關愛服務;要落實留守兒童關心關愛和未成年人保護十條措施,拓展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全覆蓋結對幫扶,完善城鄉留守兒童親情陪伴、心理疏導、法律援助等措施,加強普惠育幼服務體系建設,用心用情守護少年兒童健康成長;要完善常態化走訪老年人工作機制,拓展老年“幸福食堂”覆蓋面,提質改造和新建鄉(鎮)敬老院,拓展社區養老服務,健全養老保障服務體系,整合各方力量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要始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作為“上心事”。要不斷推進民生領域的制度改革和運行,構建系統完備、運行有效的民生保障制度體系;要圍繞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精準制定保障制度,補齊農村短板、提高城鎮質量,實現民生福祉城鄉統籌、全市一盤棋,以針對性更強、覆蓋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顯的舉措,實實在在幫群眾解難題、為群眾增福祉、讓群眾享公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來源/麗江日報
編輯/王君霞
責編/李琳瑛
終審/楊國鈞
麗江市融媒體中心 出品
【法律聲明】除非本單位(麗江市融媒體中心)主動推送或發表至第三方網站或平臺,任何第三方網站或平臺不得轉載麗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內容,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