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日清晨,滇西北高原之上,玉龍雪山主峰在陽光照射下緩緩披上金色。每年,約8000萬名游客來此一睹“日照金山”勝景——納西族傳說里,見此景寓意一年好運。
山下,小城麗江新的一天在公交車往來穿梭聲中到來。車身上,色彩鮮艷的東巴繪畫神秘感十足,納西族守護神獸“瓦貓”瞪圓雙眼,威嚴又可愛。公共交通不僅便捷了麗江居民和游客出行,更成為麗江文化的展示窗口。“公交+文旅”,正生動詮釋著交通對經濟發展的帶動效應。
旅游專線連成網
時針撥回到2019年。彼時,麗江城市公交客流不斷下滑,而旅游市場卻持續升溫——客人還在,為何不見客流?身為麗江市公共汽車有限公司(簡稱麗江公交)總經理,譚漸春不得其解,開始思索轉型。很快,麗江公交將目光投向連接麗江古城與玉龍雪山的這條黃金旅游走廊,嘗試推動旅游客流勢能轉化為公交發展動能。
“我們嘗試開通了101路玉龍雪山專線,這是破局第一步。”譚漸春回憶,“初衷很簡單,就是為游客提供一個比包車更經濟、比打車更環保、比自駕更省心的出行選擇。”這條專線不僅是一次線路增設,更是一次針對游客需求的精準回應與市場試水。
“很幸運,找對了方向。”譚漸春說。101路開通后,游客好評如潮,這也證明了文旅專線的巨大潛力。借此東風,麗江公交迅速布局,連點成線、織線成網,一條條快慢結合、干支互補的特色文旅專線隨后陸續開通:通往白沙古鎮的專線,帶領游客探尋納西文化源頭;前往束河古鎮的線路,讓更多人領略“茶馬古道”遺風;開往拉市海的專車,滿足游客田園暢游濕地愿望。
如今,一張由10條旅游專線構成、以麗江古城為核心交通樞紐,高效輻射高鐵站、機場及周邊主要景區的“一站式”文旅公交網絡清晰浮現。這張網不僅為游客構建了便捷的出行系統,更悄然優化著城市的交通肌理。“游客與市民出行實現有效分流,常規公交線路在早晚高峰期的壓力得到了顯著緩解,專線運營也為公司營收開辟了新的增長點。”譚漸春說。
麗江101路玉龍雪山專線。(供圖)
服務躍升贏口碑
從6年前大膽破局到當下,麗江公共交通的骨架已然搭成,但在“體驗為王”的旅游市場,僅僅“有車坐”是不夠的,必須讓乘客“坐得好”,其中關鍵在于服務質量。
于是,一場圍繞“精細化”的服務升級戰在幕后打響。麗江公交率先在駕駛員隊伍中推行“星級管理”機制,駕駛員的考核指標除了安全行車規范、文明服務質量外,還增加了旅游知識儲備一項,以激發一線人員優化服務的內生動力。為了讓游客出行更加便捷,麗江公交啟用智能調度系統,在后臺實時監控客流數據與車輛運行狀態,靈活匹配客流波峰波谷,有效縮短游客候車時間,提升服務可靠性。
標準化服務只是基礎,游客需求是多元且動態的。對此,麗江公交繼續大膽創新,在常規旅游專線外推出了一系列量身定制的服務產品。
今年1月26日,麗江公交開通“日照金山”專線,每天在黎明前接送游客到玉龍雪山最佳觀景點。面對國慶假期、暑期等出行高峰,和夜間返程等關鍵時間節點,“古城口夜間疏散專班”及時上線,既方便游客歸宿,又維護了夜間秩序。針對本地市民及游客周末、節假日的短途出游需求,麗江公交又適時開通了“麗江的花觀光專線”等主題鮮明的季節性線路。
“我們意在構建一個‘基礎專線保覆蓋、定制線路補特色’的服務新格局。”譚漸春總結。事實證明,這種“基礎+定制”的立體化服務模式不僅贏得了市場口碑,還通過精準需求匹配,大幅減少線路空駛里程,降低能源消耗,為“綠美麗江”建設作出貢獻。
公交為媒興產業
公共交通不只是出行方式,也是新興產業“試驗田”。作為云南省綠色氫能基地和氫能綜合應用先行先試區,麗江提供了清潔能源消納的廣泛應用場景。今年1月,麗江公交迎來發展“高光”時刻——首批5輛氫燃料電池客車在101路玉龍雪山專線正式投運,這也是云南省首批投入商業化運營的氫燃料電池客車。
5輛“零碳”公交,每日穿梭于麗江古城與玉龍雪山之間,其意義遠不止于車輛更新換代。“這是一次前沿技術的示范應用,我們希望通過在高原復雜路況下的常態化運營,為氫能交通技術在相似地理條件下的推廣提供一些經驗。”麗江公交公司技術部門相關負責人說。
如今,氫能公交已成為麗江又一張移動的城市名片。藍天白云下,印有“氫能源公交”字樣的車輛與雪山、草甸、古城同框,亦是前沿綠色科技與原始自然之美“同框”。透過這份實踐,足見一座城市的生態發展遠見。

麗江氫能大巴。(供圖)
以車輛為媒,城市文化產業的活力與魅力也悄然傳遞。
麗江公交創新推出獨具地標特色的IP(知識產權)形象“瓦貓”,并開發系列文創產品,策劃“乘公交游麗江,集瓦貓印記”打卡集章活動。游客們拿著集章冊,循著公交線路探索古城小巷、雪山秘境,使公交出行成為一種可觸摸、可收藏的文化體驗。同時,麗江公交敏銳捕捉新媒體傳播熱點,針對“特種兵式旅游”等新興趨勢,制作了一系列實用、有趣的攻略型短視頻,把“游麗江、乘公交”理念種進年輕游客心間。
探索與努力終將激蕩回響。2024年,麗江“公交+文旅”創新實踐成功入選交通運輸部“全國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和綠色出行典型案例”。今年1月至9月,14%的麗江游客選擇公交出行,文旅專線營收占到麗江公交總營收的75%,成為支撐企業穩健經營的核心支柱。
從被動承運到主動引流,從出行服務到文旅經濟紐帶,麗江公交在轉型探索中,校準發展航向。展望前路,愿景也愈發清晰:以“公交+文旅”模式為杠桿,繼續撬動全域旅游資源深度串聯與服務場景持續創新,讓公交車真正超越出行工具范疇,成為城市不可或缺的文化紐帶。

來源/中國交通報
責編/李映芳
二審/李 橋
終審/和麗星
麗江市融媒體中心 出品

【聲明】如需轉載麗江市融媒體中心名下任何平臺發布的內容,請 點擊這里 與我們建立有效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