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雪是冬季的第二個節氣。隨著寒氣漸深,自然界進入“冬藏”階段。中醫強調“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時人體陽氣也順應自然,逐漸內收,陰氣漸盛,因此很多人會感到手足不溫、關節僵硬,并容易受涼引發呼吸道疾病。小雪節氣養生,關鍵在于“順應自然,固護陽氣,調暢情志”,從飲食、起居、運動等方面進行調節,以安然過冬。

11月21日,古城區人民醫院中醫康復科 中醫內科副主任醫師 唐云芳 走進FM97.7麗江旅游交通廣播直播間。(麗江融媒記者 徐蕾 攝)
一、飲食調養:溫潤平補,固護陽氣
中醫講“虛則補之,寒則溫之”。小雪,飲食應遵循“溫補養陽”原則。飲食不宜生冷,也不宜太燥熱,可選擇平性、濡潤的食材,如沙參、麥冬、阿膠、甘草等能滋陰潤燥;生姜、肉桂、羊肉等則有溫中散寒、補益氣血的作用。此時食用生姜羊肉湯、桂圓紅棗茶等藥膳,既暖身又養血。
需避免食用冰鎮飲料、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以免損傷脾胃陽氣,影響消化功能。
二、起居防?。涸缗P晚起,避寒就溫
《黃帝內經》指出:“冬三月,此謂閉藏……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冬季應順應天時,早睡以養陽氣,晚起以待日光,避免清晨寒氣傷身。衣著宜保暖,尤其護好頸、背、腳等易受寒部位。居室應保持空氣流通,但不宜過熱出汗,以免陽氣外泄。
運動宜選八段錦、太極拳等溫和項目,在晨光下運動,以出微汗為佳,避免大汗傷陽。多曬太陽,尤其多曬背部,有助于振奮陽氣,預防情緒低落和感冒。
三、情緒調節:靜養心神,內守為安
冬季陽氣內斂,人情緒易低落,中醫稱之為“陽消陰長”。此時應“使志若伏若匿”,減少外出,多靜養??蛇m當冥想、聽舒緩音樂,或從事安靜的活動,避免信息過載與精神耗散。保持心情平和,讓陽氣潛藏、神志安寧。
四、保健小方法:穴位按摩助氣血
日??砂茨τ咳ǎㄗ愕浊安堪枷萏帲┖妥闳铮ㄏハ滤臋M指,脛骨旁開一指),每穴按揉2–3分鐘,以酸脹為度,每日按揉1–2次。常按這兩個穴位有助溫通經絡、增強體質,適合冬季保健。
五、特別提醒:慢性病患者要加強防護
心腦血管或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小雪節氣要格外注意保暖,按時服藥,飲食有節,運動適度,避免寒冷刺激引發不適。
總之,小雪節氣養生重在“藏”與“暖”——藏好陽氣,暖好身心,靜養為主,運動為輔,方能與自然同步,健康度過寒冬。


編輯/徐蕾
責編/楊四見
終審/張衛國
麗江市融媒體中心 出品

【聲明】如需轉載麗江市融媒體中心名下任何平臺發布的內容,請 點擊這里 與我們建立有效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