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1日,馬來西亞游客林成興在麗江游玩時突發心梗引發肺水腫,病情危急。市人民醫院心內二科醫護人員全力救治,經過20天的精心診療,患者于11月20日康復出院,順利返程。“當時情況太兇險,多虧了這里的醫護人員,讓我們能平安回家!”家屬劉慧霖說。
11月20日是“中國心梗救治日”,今年的主題為“心梗撥打120,胸痛中心快救命”。據市人民醫院心內二科主任黃飛介紹,長期熬夜、壓力過大、高油高鹽飲食、缺乏運動等不良生活習慣,都是誘發心梗的重要因素。尤其在高原環境下,氣溫驟變、缺氧等因素更易加重心臟負擔,市民需格外注意。心梗發作前多有預警信號:除典型的胸骨后壓榨性胸痛外,還可能出現下頜痛、左肩放射痛、呼吸困難、出冷汗、惡心乏力等非典型癥狀,部分患者甚至僅表現為牙痛、胃痛,極易被忽視。一旦出現上述癥狀,須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保持患者平躺、松解衣領,切勿自行服用藥物或駕車就醫,避免延誤救治。

麗江市人民醫院心內二科的醫生正在為患者做手術。(麗江融媒體記者 秦文靜 攝)
心梗救治有“黃金120分鐘”,每延遲一分鐘,心肌細胞死亡風險就會增加。及時撥打120后,急救系統可快速啟動胸痛中心綠色通道,實現“院前急救—院內救治”無縫銜接,為溶栓或介入治療爭取時間。同時,市民可主動學習心肺復蘇(CPR)和自動體外除顫器(AED)使用技能,在專業救援到達前為患者爭取生機。

麗江市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正在為患者測量血壓。( 麗江融媒體記者 秦文靜 攝)
黃飛醫生提醒,預防心梗需從日常入手: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飲食清淡,減少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攝入;適度進行散步、太極拳等溫和運動;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患者需遵醫囑規律用藥,定期監測復查。在麗江高海拔環境下,市民應避免劇烈運動后突然停藥,缺氧敏感人群需注意休息,減少心臟負荷。
目前,在古城景區、客運站、政務服務中心等人員密集場所均已投放AED設備,后續,相關部門將持續擴大設備覆蓋范圍,并開展常態化急救技能培訓,讓更多市民掌握“救命本領”。

記者/秦文靜
責編/和真羽
二審/和眾學
終審/張衛國
麗江市融媒體中心 出品

【聲明】如需轉載麗江市融媒體中心名下任何平臺發布的內容,請 點擊這里 與我們建立有效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