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0日,麗江市“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綜合專場舉行。
市政府黨組成員、秘書長徐開誠介紹了“十四五”以來麗江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主要成績和有關情況。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水務局等部門負責人出席并回答記者提問。

11月20日,麗江市“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綜合專場舉行。(麗江融媒記者 李琳 攝)
“十四五”以來,麗江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錨定“3815”戰略發展目標,發展壯大資源、園區、口岸三大經濟,推進三年行動,全力保障改善民生,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經濟社會發展穩中向好,中國式現代化麗江實踐實現良好開局。
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 增長支撐更“實”
“十四五”以來,麗江生產總值突破700億元、年均增長6.6%;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9.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6.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6.1%,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3.2%;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5.2%、8.8%;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突破1000億元、貸款余額突破900億元。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持續位列全省第一方陣。

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水務局等部門負責人出席并回答記者提問。(麗江融媒記者 李琳 攝)
產業建設實現新進展 提質成效更“優”
旅游熱度持續攀升,接待游客突破8000萬人次,旅游總花費、旅游人均消費居全省前列,A級景區增加到43個,“舍不得的麗江”城市IP影響力持續提升。綠色工業成增長主力,清潔能源發電裝機達1719.97萬千瓦、占全省的11.94%,單晶硅產能達35GW、占全省的18.4%,還建成全省首個綠氫零碳智慧工廠、首座加氫站,形成金山、華坪、永勝、玉龍4個省級開發區矩陣。特色農業亮點足,糧食生產“20連豐”,古城花卉、玉龍中藥材、永勝食用菌、華坪芒果、寧蒗馬鈴薯種薯等縣域特色產業成規模。中藥材種植面積達31.6萬畝,生物醫藥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29.9億元,大健康產業主營業務年均增長12.6%。
基礎設施得到新改善 承載能力更“強”
華麗、寧永、麗香、大永、鶴關等高速公路和滇藏鐵路麗香段建成通車,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451公里,鐵路運營里程增至93.4公里,麗江機場三期改擴建主體工程完工,金沙江中游庫區建成碼頭及停靠點22個、航道460公里。水利、能源、新基建提速,建成龍蟠提水、中心城區水資源綜合利用等項目,滇中引水、馬鹿水庫等項目建設穩步推進。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實現鄉鎮全覆蓋,5G基站達4081個,移動網絡質量專項測評排名全國中等城市第1位。
城鄉面貌發生新變化 顏值內涵更“靚”
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1.44%。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拓展,人均純收入1萬元以下且有勞動能力的脫貧戶和監測戶實現動態清零。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連續9年保持100%,污水集中處理率為98.15%,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100%。中心城區水質優良率、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創建省級綠美標桿典型72個,瀘沽湖、程海流域生態產品價值單位面積和人均GEP處于全國領先水平,還入選國家碳達峰試點城市。
改革創新邁出新步伐 賦能活力更“盛”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質,每千人擁有經營主體排名全省第5位,民營經濟對GDP貢獻率達67.6%。麗江機場開通口岸簽證業務,新增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適用口岸,國際航線通航城市累計達11個,成為西南第六、云南第二大航空樞紐。入選第四批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成首個省級新型研發機構——云南油橄欖大健康產業創新研究院,高新技術企業增加61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增加161戶,建成省、市級院士專家工作站44個,獲省級科學技術進步獎15項。

11月20日,麗江市“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綜合專場舉行。(麗江融媒記者 李琳 攝)
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 惠民成色更“足”
城鎮新增就業6.63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就業281.84萬人次。新增基礎教育學位2萬余個,學前教育毛入園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穩步提升,麗江文化旅游學院成功轉設,麗江師專成功升本,麗江職業技術學院掛牌招生,形成“兩本科一高職”的高等教育辦學格局。市人民醫院形成福慧、祥和、榮華“一院三區”發展格局,市婦幼保健院成功創建三級甲等保健院,市中醫醫院等一批醫療衛生項目建成投用,縣(區)綜合醫院服務能力達到國家推薦標準,基層衛生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5%,“一老一小”服務體系加快建設,縣級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實現全覆蓋。中濟海體育運動公園、市游泳館等一批體育項目建成投用,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增長56%,舉辦了一批精品體育賽事,青少年足球水平持續處于全省前列。
市域治理展現新氣象 效能根基更“牢”
2023年,麗江市張桂梅師德教育館建成開放;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六個一”改革深入推進,入選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地區;成功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省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區)實現全覆蓋;意識形態、民族宗教、國防動員等工作持續加強;重點領域風險防控有力有效,未發生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麗江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調研麗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搶抓發展機遇,精心描繪好麗江未來五年發展藍圖,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奮發進取、真抓實干,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奮力開創麗江發展新局面。

采寫:麗江融媒記者 李 琳
責編:和潤黃
校對:木紅豆
二審:潘楊勁松
終審:李 橋

【聲明】如需轉載麗江市融媒體中心名下任何平臺發布的內容,請 點擊這里 與我們建立有效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