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 “風濕性關節炎” 和 “類風濕關節炎” 這兩個名詞。僅一字之差,卻常常讓大家傻傻分不清楚,甚至有人覺得它們是同一種疾病,實際上它們兩個千差萬別。今天我們邀請到麗江市人民醫院內分泌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蘇亞梅,為我們分享“風濕”與“類風濕”的具體關系和區別。

點擊下方觀看視頻
一、什么是“風濕”和“類風濕”?
風濕屬于一大類疾病,疾病類型包括一百多種。風濕性疾病的原因及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免疫因素、易感基因等方面有關。
類風濕關節炎屬于風濕性疾病中常見的一種類型。

圖片來源于網絡
二、“風濕”和“類風濕”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1.發病年齡不同
風濕的初發年齡一般在9—17歲,男女比例差不多。
類風濕患者多集中在40—60歲這個年齡階段,女性患病率或會高于男性。
2.病因不同
風濕主要是因感染引起的機體反應,從而引發風濕熱,以及關節炎的急性發作。
類風濕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即機體的免疫系統敵我不分,將自身的健康組織當成敵人進行攻擊而引發的炎癥出現。
3.癥狀不同
類風濕關節炎可導致手、足小關節的多關節、對稱性、侵襲性關節炎癥,經常伴有關節外器官受累及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可以導致關節畸形及功能喪失。其全身癥狀包括發熱、疲勞乏力、食欲減退、體重減輕等,但不具有特異性;關節癥狀包括晨僵、疼痛、腫脹、畸形等等。

圖片由AI合成生成
三、如何預防“風濕”和“類風濕”?
注意保暖(尤其膝蓋、手腕,天冷戴護具);
適度運動(散步、游泳、太極拳,避免爬山、深蹲等傷關節動作);
忌貪涼(少吹空調,少吃冰飲)。

圖片由AI合成生成

編導/和徐兵
編輯/李蓉梅
編審/李文專 李星歷
【聲明】如需轉載麗江市融媒體中心名下任何平臺發布的內容,請 點擊這里 與我們建立有效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