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有一位朋友在燒烤攤吃夜宵時,突然感覺腹部劇烈疼痛,還出現惡心嘔吐的癥狀,緊急送往醫院后,被診斷為急性膽囊炎,當即實施了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這場膽戰心驚的經歷,不禁讓人思考:膽囊炎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疾病?我們又該如何預防?今天我們就邀請到古城區人民醫院外一科的阿生香醫生,和我們一起聊聊急性膽囊炎的那些事。

點擊下方觀看視頻
一、什么是急性膽囊炎?
急性膽囊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腹痛病。發生這種病的原因,主要是體內的膽石堵住了膽囊的出口,造成膽汁無法正常排出。最容易患這種病的是中老年人,尤其是肥胖的中老年女性。如果以前就有過膽絞痛的發作史,或是體檢查出有膽囊結石的人,更要提高警惕了。

電視截圖
二、急性膽囊炎是如何發生的?
如果膽囊里有了結石,在進食油膩重口味的食物后,就很容易誘發膽石掉到膽囊出口處,堵塞膽汁的排出通道。正常情況下,膽汁會源源不斷地流入腸道,幫助我們消化食物。一旦膽汁排出受阻,就會在膽囊內不斷積累,使膽囊逐漸腫大,膽囊內的壓力也隨之升高。久而久之,膽囊就會因為持續高壓而發炎。

電視截圖
三、如何識別急性膽囊炎的“信號”
腹痛: 典型表現為右上腹持續性、劇烈脹痛或絞痛,常放射至右肩背部,按壓時疼痛加劇。
發熱寒戰: 炎癥反應引發體溫升高,體溫多為37.5℃—39℃,甚至可達40℃以上,并伴有畏寒、寒戰。
惡心嘔吐: 胃腸道反射引發明顯惡心,嚴重時出現嘔吐。
黃疸跡象: 若炎癥波及膽總管或引發肝損傷,可見皮膚、眼白發黃,尿液顏色加深如濃茶。

網絡圖片
四、急性膽囊炎的治療
結石所致的急性膽囊炎一般有兩種轉歸,一種為結石從膽囊管中脫落,那么皆大歡喜,所有癥狀都會隨膽囊炎一起消失,大多數病例的結局為此;另一種情況即結石持續嵌頓,膽囊內壓力持續升高,逐漸壓迫膽囊血管,造成組織缺血壞死,膽囊壁變薄最終破裂發生穿孔,這會導致突發劇烈腹痛,如果不及時治療,細菌入血造成膿毒癥發生,就需要采取外科手術進行干預。
急性膽囊炎的治療通常包括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包括膽囊切除術,急性膽囊炎一旦確診,原則上應選擇手術切除治療,現多采用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
總結來說,急性膽囊炎的主要癥狀就是一個字——痛,癥狀常在油膩飲食、飽餐后出現,腹痛是發作時的主要癥狀,由開始的上腹部脹痛,逐漸發展為陣發性絞痛,甚至放射至右肩胛骨及肩膀,發作劇烈時可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若細菌感染、梗阻加重,會出現發熱、白細胞增高、皮膚發黃等。膽囊炎患者日常要注意控制飲食,盡量選擇低脂、低膽固醇、容易消化的食物。

編導/劉建波
編輯/李蓉梅
編審/李星歷 李文專
麗江市融媒體中心
【聲明】如需轉載麗江市融媒體中心名下任何平臺發布的內容,請 點擊這里 與我們建立有效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