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1日,麗江撤地設市,原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分設為古城區和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古城區于2003年5月18日正式成立,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橫斷山脈向云貴高原過渡地帶,兼有橫斷山峽谷和滇中高原特征。全區地形地貌復雜,有山地、盆地(俗稱壩子)、河谷三大類型。七河鎮本里課村海拔3,200米,為全區最高點,金江鄉金沙江出口處,海拔1,219米,為全區最低點。古城區屬低緯高原季風氣候,雨量豐沛,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宜人,立體氣候明顯。區政府所在地海拔2,400米。古城區位于麗江市東北部,是麗江市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金融和信息中心,自古以來是漢、藏、白、納西等民族文化、經濟交往的樞紐,是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重鎮及軍事戰略要地。境內名勝古跡隨處可見,自然景觀多姿多彩,民族文化璀璨奪目,擁有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世界記憶遺產納西東巴古籍文獻、世界自然遺產“三江并流”以及被中外學者稱為“音樂活化石”的納西古樂。
全區幅員面積126,277.85公頃,土地類型多樣,其中:耕地12,817.10公頃、林地101,308.41公頃、園地953.91公頃、草地39,506.67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2,609.72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5,921.62公頃、交通用地1,853.62公頃、其他土地2,952.20公頃。全區共有耕地12,817.10公頃,其中:水田2,226.76公頃、旱地7,122.24公頃、水澆地3,468.10公頃。全區糧食播種面積13,8554畝,全年糧食總產量38,606.4噸,肉類總產量0.88萬噸。全區森林覆蓋率為71.63%,全區活立木總蓄積量427.99萬立方米。野生動植物種類豐富,珍稀瀕危陸生野生動物有獼猴、黑熊、鳳頭鷹、紅隼、血雉、紅腹角雉、白腹錦雞、野豬等35種。珍稀野生植物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云南紅豆杉、二級保護植物滇山茶和毛紅椿等。古城區礦產資源較為豐富,蘊藏有鐵礦、錳礦、銅礦、鋁土礦、粘土、陶瓷土、無煙煤、水泥原料石灰礦、建筑用沙礦、頁礦。
全區下轄大東、金江2個鄉,七河、金安2個鎮和大研、西安、祥和、束河、金山、開南、文化7個街道,共有60個村(社區)、611個村(居)民小組。常住總人口221,845人,流動人口61,265人;戶籍人口160,680人,有納西、漢、白、藏、彝、普米等39個民族,其中:納西族人口94,247人,占戶籍人口總數的58.65%。全區共有24個基層黨(工)委,42個黨組,76個黨總支,540個黨支部,黨員12,373名,其中:女黨員4,279名,占34.58%;35歲及以下黨員2,935名,占23.72%;大專以上文化程度黨員5,338名,占43.14%;少數民族黨員9,882名,占79.87%;農村黨員2,531名,占20.45%;社區黨員5,195名,占41.99%。
(本文來源:麗江市古城區政府網站)
【聲明】如需轉載麗江市融媒體中心名下任何平臺發布的內容,請 點擊這里 與我們建立有效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