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就像是道路,平時吃下去的食物都會在這里暢通無阻地駛過,但時間久了路面難免會出現問題,甚至發生腸道的“交通事故”,而其中最為嚴重的后果無疑就是腸癌。今天我們邀請到古城區老佰姓醫院主任醫師楊發青,和我們一起從“腸”計議 ,從日常生活出發,給大家帶來有效預防腸癌的“三大招”。
點擊下方觀看視頻
什么是腸癌?
腸癌,是胃腸道中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腸癌可以發生在腸道的任意部位,但它通常發生在結腸或直腸的腸道內壁黏膜上。
(腸道示意圖 老佰姓醫院供)
出現“三多兩痛”癥狀,要警惕!
1、放屁次數異常變多
放屁次數突然無故變多,且伴有刺鼻臭味,一定要提高警惕。
2、排便次數異常增加
大便次數明顯變多,且出現形狀改變,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等,也要警惕腸癌作祟。
3、便血次數突然變多
且呈現黏液血便、大便一側帶血、大便發黑等癥狀的,可能是腸癌的信號。
4、腹痛
腸道腫瘤導致了梗阻,就可能引發腹痛、腹脹等癥狀,而且會呈現不斷加重的趨勢。
5、肛門處疼痛
腸道腫瘤如果發生在末端,肛門處就可能會有墜脹、疼痛等癥狀,還會有不明原因的消瘦等表現。
電視視頻截圖
預防腸癌的“三大招”
第一招 定期做腸胃鏡
建議普通人群從45歲開始,高危人群從40歲開始進行腸鏡檢查。
首次腸鏡檢查無明顯問題——5年后復查即可;
發現息肉或腺瘤——1到2年后復查;
特殊情況的患者——應遵醫囑。
第二招 少吃肉 多吃菜
高脂食物在消化過程中會產生一些有害物質,長期大量的有害物質會損傷腸道內皮,容易引發腸癌。蔬菜含粗纖維,可加快腸道蠕動,同時也能吸附一些有害物質,降低腸癌風險。
第三招 對煙酒說再見
抽煙時,大量有害物質通過血液吸收,到達腸道后刺激腸黏膜,引起DNA損傷和無序生長,會破壞腸道屏障和益生菌微生態平衡。
酒精中的乙醛通過血液吸收損傷腸上皮黏膜和DNA,同時破壞腸道屏障和益生菌,引發炎癥,增加腸癌風險。
編導/和徐兵
編輯/李蓉梅
編審/李星歷 李文專
麗江市融媒體中心
【法律聲明】除非本單位(麗江市融媒體中心)主動推送或發表至第三方網站或平臺,任何第三方網站或平臺不得轉載麗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內容,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